近兩周內,中國人民銀行召開的兩個重要會議均提出“擇機降準降息”。分析人士認為,這釋放出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的清晰信號,今年繼續實施有力度的降準降息值得期待。
“擇機”“適時”意味著降準降息會在關鍵時刻落地。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,央行會選擇在實施逆周期調節、引導社會預期、調控市場流動性的關鍵時點發力,實施降準降息。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發揮政策工具效用,同時也有助於保留政策空間。
“銀行息差、人民幣匯率、債券發行,這三者的變化構成了觀察開年貨幣寬鬆的三條線索。”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陶川表示。
短期看,有分析人士認為,一季度依然存在降準落地的“窗口期”。因為一季度是信貸投放高峰期,通過降準大規模釋放流動性,有助於更好支持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。證券判斷,1月降準的可能性依然存在,這主要是考慮到春節前取現需求加大、政府支出小月、上繳準備金等因素。
從全年看,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預計,2025年有望降準1個百分點左右,降息幅度可能保持在40到50個基點。
(轉自:債文新說)